![]() |
|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» 学术成果» 论文» 重点开发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效应研究 |
重点开发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效应研究 |
作者:程高祥 发布时间:2017/05/01 12:00:00 |
白彩全1,2,温珍垠1,3,宋伟轩4†,宋一凡1,3 (1.南昌大学 计量经济研究会,南昌 330031;2.南昌大学 理学院,南昌 330031;3.南昌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,南昌 330031; 4.中国科学院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,南京 210008) (2014年12月7日收稿) 摘要: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,首先基于熵值法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,对2004~2012年该区域内各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量化测评,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,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,结果表明:发现该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性,新型城镇化建设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极化效应,即重点区域、中心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资本投资、人才资源、知识的吸引,形成了高速发展、效益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,同时由于过度集中了其周边地区的资源和发展条件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、导致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低下,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持续存在。 关键词:主体功能区;重点开发区;新型城镇化;空间计量模型;空间效应 本文发表于《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》,2015(06):760-768 |
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 © 版权所有 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:330031 电话:0791-83969463 传真:0791-83969463 E-mail:3243337342@qq.com |